文章導讀: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為慢性高原病的一種臨床類型,是指人體長期在高原低氧環境下生活,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紅細胞增生過度。臨床表現紅細胞、血紅蛋白、紅細胞壓積增高,病理改變為各臟器及組織充血、血流淤滯及缺氧性損害。
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為慢性高原病的一種臨床類型,是指人體長期在高原低氧環境下生活,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紅細胞增生過度。臨床表現紅細胞、血紅蛋白、紅細胞壓積增高,病理改變為各臟器及組織充血、血流淤滯及缺氧性損害。
絕大多數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區發病,多見于移居男性居民。紅細胞增生過度、血粘度增高及缺氧性損害,加重了全身的缺氧,形成因果交替的循環,可發展成出血、血栓形成或局部組織壞死等各種并發癥。
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思路方案
癥狀體征
(1)移居高原后發病,多在海拔3000m以上地區。
?。?)有頭痛、頭暈、乏力、多血面容、發紺等癥狀及體征。
?。?)紅細胞數男性≥6.5×1012L,女性≥6.0×1012/L;血紅蛋白量男性≥200g/L,女性≥180g/L;紅細胞比容男性≥65%,女性≥60%。
?。?)除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及其它心肺疾患、胸廓畸形所致的紅細胞增多。
(5)轉至平原后癥狀自然緩解。
應注意檢查全身多系統受損情況,如神經、心血管、呼吸、消化等系統和繼發性痛風等。注意有無出血傾向、血栓性栓塞及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表現。警惕可能引起的嚴重并發癥,如暫時性腦缺血、腦卒中、肺動脈栓塞等。
診斷檢查
1、頭痛劇烈、伴有嘔吐和視覺功能障礙者應作眼底和腦脊液檢查。
2、檢驗應每周復查紅細胞計數、血紅蛋白、紅細胞比容一次。入院及出院時作出血時間、凝血時間、血小板計數及血液流變學檢查(有條件的單位)各一次,有出血傾向者應定期多次復查。必要時檢驗血細胞形態、網織紅細胞計數、紅細胞脆性試驗、骨髓像及肝功能。
治療方案
1、一般治療
?。?)呼吸功能鍛煉和減少勞動強度。重癥患者應予休息,但不宜絕對臥床。
?。?)頭痛等癥狀給予對癥治療,但避免過多使用鎮靜劑。
2、間歇吸氧
流量l——2L/min,每次1——2h,2——3/d,有條件可對重癥患者行高壓氧艙治療。
3、重癥患者可行血液稀釋療法
一次靜脈放血約300ml,同時輸入等量或倍量稀釋液如復方氯化鈉溶液、平衡液、低分子右旋糖酐等,隔周一次,可行2——3次,亦可酌情應用光量子療法。
4、藥物治療
(1)己烯雌酚5mg/d;
(2)甲孕酮20mg,3/d.該二藥副反應的發生率均較高,應嚴密觀察。
5、中醫中藥
辨證施治,可用龍膽瀉肝湯、血府逐瘀湯、大黃赤芍桂枝湯、四物湯等,或用狹葉紅景天600mg,2/d,15d一療程。
6、合并顱內壓增高者
可用降低顱壓藥物。由于病程多呈亞急性經過,用較為緩和的利尿劑如醋唑磺胺更為可取。
7、抗凝療法
有血管內栓塞者,抗凝可用肝素或雙香豆素。
8、有出血者
應按出血的原因和部位酌情處理。
9、病程長、病情重者
待病情穩定后宜轉往低處治療。
以上便是關于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方案介紹現,有更多問題咨詢可以聯系我們的栗建華主任。
http://www.83682188.cn/hongxibaozengduo/1778.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[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思路] 的內容分享;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,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。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,經長期臨床研究,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線、化學藥品,農藥、病毒、細菌等均為中醫“邪毒”范疇。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,他提出“邪毒傷腎”的理論,創立了“解毒透邪、瀉實固本”,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,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,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,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,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