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導讀:中醫學認為,白血病患者屬氣血兩虧,進補是必需的。但如同治感冒要先分清寒、熱型再用藥一樣,白血病人也應分清陰陽再進補。
眾所周知白血病患者大多伴有貧血、乏力等癥狀。特別是化療以后,免疫力受到極大的損害,需要盡快補充營養。故很多白血病患者認為自己體質虛弱,需盡快“進補”,于是,甲魚,骨頭湯,海鮮,牛羊肉大量的出現在自己的飯桌上。有的家庭經濟較寬裕者,更是將人參、鹿茸、冬蟲夏草當成了家常便飯。殊不知,不合理的“進補”弊大于利。
中醫學認為,白血病患者屬氣血兩虧,進補是必需的。但如同治感冒要先分清寒、熱型再用藥一樣,白血病人也應分清陰陽再進補。根據中醫臨床觀察,白血病患者大多出現手腳心熱、汗多乏力、高熱出血等火熱癥狀,即發病內因為“熱盛”.
疾病的發生是由于人體功能的失常,導致陰陽的偏盛偏衰。中藥有五味: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祖國醫學在幾千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五味中又有寒熱溫涼四性。每一味中藥都有其一定的味性。中醫調整人體失衡不僅著眼于局部,而是更注重整體,通過臨床所反映的一切現象,分析探求疾病的實質,運用中藥調整臟腑功能,改善微循環與大循環,增強體質,提高人體免疫力,使白血病得到控制或消除。
白血病患者飲食多以清淡為主,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,水果有助于促進造血,常見的食物佳品有。胡蘿卜、苦瓜、橙子、紅棗、山藥等。禁煙、忌酒、少食辛辣油膩食品,以及過冷、過熱食品。更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對某種食物有過敏反應的患者,則應予以禁食。
http://www.83682188.cn/xueyebingchangshi/3515.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[白血病患者食補需注意] 的內容分享;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,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。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,經長期臨床研究,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線、化學藥品,農藥、病毒、細菌等均為中醫“邪毒”范疇。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,他提出“邪毒傷腎”的理論,創立了“解毒透邪、瀉實固本”,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,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,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,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,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。